close


趙秋蒂著
政大出版社出版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40487472

高中看完本書作者的博士指導教授張中復的清代西北回民事變
挑起對中國西北門宦的興趣
在看這本書之前的十幾年間
跟中國門宦有關的書看了:
哲派本門史料熱什哈爾
中國門宦權威之一馬通的幾本大作

但最近一次看相關的書也是大學的事了
直到去年在說書網站上看到齋月應景文:守齋過好年:穆斯林的齋戒月文化
才又想起門宦來
這本書跟我以前看的幾本史料或歷史相比
不一樣的是寫的是當代(大概是2004~2008之間)臨夏各宗派回民生活

開篇先探討回族的定義
原來回族是中共建政之後才有的概念
民國時期的"回族"只有宗教認同,沒有民族意識
難怪中共會有海瑞是否回族這種奇怪的論文
海瑞祖先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於是要以此論證海瑞是否回族
剛上大學的時候讀到論文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
那時想知道的是海瑞到底有沒有信教??
(顯然當今大漢憤青也很在意這個問題XDD)
現在再想一樣的問題就覺得很荒謬又以今非古了

接著複習一下各宗派的歷史
說實在的久不讀也忘得差不多了
剛好回憶一下,順便學習以往不曾想過的新疆因素
現在內亞史那麼夯
但好像沒怎麼見過有人探討西北伊斯蘭教與新疆蘇菲教團的互動啊
通常都只帶過門宦的祖師來自中亞
只在這本書裡看到特別爬梳中亞到中國之間的新疆環節
再來是補充晚近受瓦哈比運動影響的伊赫瓦尼派
和最晚形成,認為伊赫瓦尼不夠純正而與之分家的賽萊非耶派
賽萊非耶雖然在1937就出現了
但當時西北馬家軍奉伊赫瓦尼為正統,打壓賽萊非耶
直到中共建政之後賽萊非耶才能大張旗鼓傳教
原來共產黨當政後還有可能產生新的官方認可宗教團體啊

接著就是主題了
中共的宗教政策一直都是讓我摸不清頭腦的地方
顯然在作者做田野調查期間
臨夏的伊斯蘭是很受官方保護的
雖然文革期間臨夏所有的清真寺都被毀了
但改革開放之後這些宗教場所都重建或原址新建
宗教領袖被黨納入公職以懷柔
宗教節日以尊重少數民族為名列為定制
各門宦教主忌日都舉行盛大的宗教祭典
宗教教條不像我在這幾年中國東方碰到幾個漢人的說法;
回族也不過就是個身份而已
而是深深影響臨夏回族日常生活的
但與此相對的是各宗派不能在黨眼皮底下生事
變成官方越是強調宗派團結,底下越是體認到各自的歸屬

同樣都是伊斯蘭教
中共對回族和新疆各族的方式差非常多
對回族懷柔對新疆高壓
每到開齋節就看到回族歡慶的新聞(也有可能是官方消息吧)
對照組是海外人權團體痛批新疆沒有宗教自由
現在只能看到天主教基督教被強拆十字架
和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強制漢化的新聞
卻很少看到回族的新聞,有的都是牆內自己的消息
海外對回族沒什麼注意力也是這"民族"的荒謬之處吧
說著中文的穆斯林,也許沒什麼能被海外注意的重點?
為什麼會對回族懷柔呢,讀書不夠,想不出來

當然在臨夏或整個中國
對伊斯蘭教沒那麼限制但也不是放著讓宗派網內互打的
沒想到中共竟然還有官辦的中阿經學院
(其他官方認可的宗教應該也有?)
採用現代教材,自然讓凡事崇尚沙烏地阿拉伯瓦哈比教義的賽萊非耶取得優勢
傳統的經堂教育選用的漢文經典,只剩門宦還在用了
由於穆斯林宗教的熱情自然崇尚阿拉伯半島一切事物
基於類似的理由,比較溫和的伊赫瓦尼更是廣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回族歡迎
比如書中提到伊赫瓦尼辦的女校師生:

前河沿寺(按:伊赫瓦尼派的清真寺)附設女校的教師與學生在校期間的穿著,類
似於沙烏地阿拉伯婦女所穿的連身全黑長袍,上學、放學途中行經臨夏街頭,十
分醒目。這樣的穿著表達了女性知識份子的身份,在21世紀經濟與文化皆開放
的風氣中,不再出現上個世紀八零、九零年代賽萊非耶男子因仿沙烏地穿著而引
發的衝突,反而讓人欽羨並興起仿效的風潮。

一般在台灣的認知裡沙烏地阿拉伯婦女裝扮是婦權被打壓的象徵
在這裡卻是女性地位提升的一種炫耀方式

除了官方抑制宗派區別的因素之外
全球化也對宗派邊界造成不小的影響
年輕一代宗派意識日趨淡薄
但碰到生死大事,西北的回民還是很重視宗派的區別
(譬如提到婚嫁,賽萊非耶永遠是最不得已的選擇,超級顧人怨XD)
作者認為宗派在西北雖然面貌一直變化,但不會消失
但我覺得在中共官方抑制差異性和無孔不入的全球化播的世俗文化
都會讓宗派逐漸消亡,最好也只會是伊赫瓦尼的勝利吧
賽萊非耶仍舊激進了點,官方應該不樂見他們聲勢高漲
更有可能的是像沿海回族一樣,變成身份證上的屬性而已

不過書中的情況都是十年前了
現在看到的新聞都是中共又開始收緊宗教政策
可是左看右看都看不到中原地區的伊斯蘭教到底是現狀如何
去年在北京牛街大寺倒是看到很多來禮拜的人
不過北京的天主堂一樣很多做彌撒的人
遊客很難看出政策的影響
可能一個業餘研究員已經找不到更多消息了吧

多年沒碰這個題目
這本書又讓我學到好多
看書末的參考資料,中文部分幾乎都是中國自己的研究
有好多都好想看可是台灣不知道去那弄到
就算是張中復教授長期研究相關題目
他門下的碩博論文也都只有紙本在國圖
沒辦法從碩博網下載電子檔來看,為什麼不上傳電子檔呢?

最後附上在讀本書一句話回想起長期思考的問題
那句話說:

「伊赫瓦尼」創始於河州,風行於西北,流行於全中國,近年台灣穆斯林也漸
傾向該宗派。

然後參考資料附的是1989年青馬系統來台的高文遠寫的菓園哈智:遵經革俗的倡導者
快三十年前的孤證為什麼可以寫得那麼肯定啊
而且這作者本來就是伊赫瓦尼啊,而且來台不久就遷居沙烏地,實在不能說是台灣代表吧

想到的問題是以前看書時(應該是清代西北回民事變)說到
西北來台的回民跟其他省份有明顯的不同(指門宦方面)
上揭說書網站本書作者也說

在臺灣,1949 年隨國民政府來臺的穆斯林及其後代,早期也隱約有類似新、老
教之間的差異現象,現已不復存在。

在這十年間我有三次機會直接問到來台的回族後代
最早是參加訪問團時問台北清真寺前教長
他也是張中復教授門生,他跟我說應該沒有
第二次是不自量力去政大推廣中心學阿拉伯語時問老師
老師對門宦非常反感,問不下去,不了了之....
最近一次問是八旗新書發表會上問台北清真寺現任教長
教長說據他的生活經驗,感覺不出什麼不同之處
再翻翻我手上的台灣回教史,列進書裡有頭面的西北來台人物
多半都跟馬家軍有關,那當然就不會有門宦背景了

想來想去有個推測
從本書和台灣回教史來看,各門宦的當家都沒有來台灣
而中國化的蘇非教團跟其他地區一樣都有崇拜教主的習俗
就算來台灣的門宦信徒想要維持原鄉教團的禮儀
也少了教主的帶領,也沒有歸屬了
在這種情況下對本門的感情只好放下
往上一層從宗教的共同點去尋找歸屬
而門宦是中國西北特有的現象,加上地理因素
會來台灣的西北平信徒大概不會很多
所以最後就淹沒在其他省份的穆斯林當中
看不出門宦屬性了
不曉得什麼時候能有機會,直接問到張教授本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es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