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感動經過了一個新年
突然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了

書的第一部分說的是瑞士白冷會的神父修士們
在東海岸傳教的故事
很多人二十幾歲就離開家鄉
再也沒回到瑞士,再也沒見過自己的親人
把台灣東部當成自己的家,埋骨終老於此
一生安貧守貞,奉獻上帝和信徒

這樣崇高偉大的精神
恰好開啟了我了解另一本書的窗口
雖然,我這樣解讀大概會令兩方人馬都大感不快
不過書就是用來互相參照學習的
不同的閱讀路程,體會當然不會一樣

在讀這本書之前,寒假的家中沒有新書
百般無聊的我又把熱什哈爾拿起來讀
雖然離第一次讀已經過了兩年
我對蘇非和伊斯蘭的認識也今非昔比
可是對上一本最初的目的
是讓人看不懂
也不願使人看懂的書
那些中國門宦的知識顯然沒什麼用處

但是看完海岸山脈的瑞士人之後
我對熱什哈爾強調的克拉麥提(蘇非的術語,阿拉伯語謂奇蹟)
還有對熱什哈爾的作者對馬明心,穆憲章兩代蘇非導師的敬愛
突然有了點體會
東海岸的白冷會士安貧樂道的精神
服務信徒和敬畏上帝的思想
不就是在中國西北向窮苦回民傳道的蘇非導師的形象嗎
雖然宗教義理不同,外在表徵卻出奇的相似
而且對獨一神的敬畏,幾乎沒有差別
對上帝的讚辭,基本上是一樣的

固然,熱什哈爾對我來說,寫的還是沒什麼章法
作者想傳達的奇蹟論我還是很難體會
但是藉著海岸山脈的瑞士人這本書
卻可以了解,感悟這些人
確實為了榮耀上帝而到偏僻的地方
傳教興學,救死扶傷
沒有個人功利的意圖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稱頌的美德
剛好來套用這群東海岸的白冷會士
[餧者來而飯之,寒者來而衣之,病
者療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節
達娑,未聞斯美;白衣景士,今見
其人。]

書的第二部分寫作者在宗教之路上的掙扎
還有與作者相交至深的神父之間的故事
作者自承其同性戀的傾向和自幼受洗的家族傳統
讓他精神飽受折磨,第二部分就在寫這些折磨如何讓他體會天主的美好
固然我不是信徒,讀來卻也令人動容
只是沒像第一部分讓我思緒飄那麼遠

最後,作者本身是為攝影名家
書中的耶穌會,白冷會士的照片
張張都是人像攝影的極品
搭配樸實的文字讀起來真是極高的享受
所以才會說,這是本衝擊心靈的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es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